服务热线:400-023-4899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G9九游会 > 新闻资讯

《j9九游会农民日报》为精准扶贫贡献“农科力量”

发布时间:2023-04-03 12:47:58

  j9九游会眼下,我国的脱贫攻坚任务进入关键时期,科技扶贫不仅是我国农业农村实现脱贫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民实现致富的重要途径。为此,从农业科研的国家队,到各省农科院、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研人员和推广人员,致力于发挥科研专长,为产业发展、精准扶贫提供“农科力量”。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近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来自农业部科教司、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农业部部属三院、各省市农(林、牧、垦)科院等共39家单位120余人汇聚一堂,聚焦精准扶贫,集思广益,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攻克坚中之坚的驱动效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科研院所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必须发挥自身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在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领导科学工作委员会2017年年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兴旺如是说。

  “作为农业研究主力军的农业科研院所,必须主动对接贫困地区的政府和农业管理部门,着眼区域经济发展,开展科技合作和技术服务,精准解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中的关键科技问题,促进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肩负起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历史责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开绵对记者说。

  据了解,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服务地方发展,重点围绕海南省“一市一县三村”和地处热区的国家连片特困山区开结对帮扶。海南省儋州市美万村是热科院帮扶示范村,在对口帮扶过程中为该村进行了村落规划,提出了三大战略:一是山顶种树、山腰种胶、平地种果、水面养鸭、水底养鱼;二是洋楼、沼气、j9九游会太阳能,美化、绿化、建家园;三是建集高科技、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新经济。j9九游会目前,立体农业、循环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均已实现,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生态示范村。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针对帮扶对象太湖县桃铺村实际,选派科技干部挂职,安排扶贫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开展肉羊健康养殖、全株玉米青贮、稻田养鳖、南方鲜食枣优质绿色早期丰产栽培等技术示范推广13项,通过项目帮扶、安排就业、危房改造等扶贫措施实现了“人脱贫、村出列”任务。

  陕西省农林科学院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试验示范站实现对贫困地区发展精准帮扶。在国家级贫困县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建立北亚热带果树试验示范站,300亩的试验示范田近在咫尺,农民随到随学,通过技术引领使枇杷等特色产业成为群众脱贫的“香饽饽”。其中,清泉村全村402户1519人总收入1000万元,仅枇杷一项就占总收入的50%。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在全国15个省区产业核心地带建立了27个农业产业试验示范站和45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覆盖小麦、玉米、苹果、猕猴桃等30多个产业。

  在定点扶贫县渭南市合阳县,针对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科技帮扶助攻方向,提出了依靠葡萄、樱桃、甘薯、莲藕、牧草等特色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思路。合阳县金峪镇方寨村从2010年至今,在蔡宇良教授团队指导下,建立4200亩以马哈利CDR-1为砧木的大樱桃扶贫示范基地,通过“专家+合作社+贫困户”及“专家+贫困户”模式开展产业帮扶。其中,贫困户王含林栽培大樱桃2.7亩,2015年收入达到9万元,带动了村里其他贫困户纷纷效仿,实现了产业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离不开农业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离不开优势高效农业的支撑。农业科研为农业生产大幅增长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在全国贫困人口众多、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的贵州省,通过发展火龙果产业已实现4114户14113人口脱贫。”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周维佳说。

  为促进贵州火龙果产业发展,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建设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开展火龙果优质高效标准化技术等培训及现场指导,加强火龙果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服务,推广火龙果种植面积10万余亩,累计产生经济效益28.93亿元,惠及农户2.4万亩,户均累计增收12.3万元。

  贵州省关岭县板贵乡位于北盘江边,该区域地形陡峭,地势起伏大,土壤贫瘠,生态脆弱,石漠化严重,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于2005年开始在板贵乡推广种植火龙果,种植品种为适应于石漠化种植的“紫红龙”。截至2016年底,全乡发展火龙果3000亩,年产值1800万元,人均收入从发展火龙果前4000元提高到现在的8000元,整乡脱贫,全面步入小康行列。

  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改变了广西“葡萄禁区”的传统认识,演绎了“双季神话”,力助广西一举成为全国双季葡萄最大产区,每亩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成为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好项目。西甜瓜“蜜蜂授粉技术”每亩节约人工费用170~250元,亩产增加12%,每公斤售价提高1~2元,助推广西大棚西瓜、甜瓜迈入总产值10亿元以上大产业。j9九游会

  “桂单系列玉米、桂糖系列甘蔗、桂蕉系列香蕉、优质化育种超级稻、脱毒百香果、粉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等新品种、新技术,在全区产业扶贫精准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各地促进农民科技增收脱贫特色产业。”广西农业科学院院长邓国富说。

  培育扶贫产业、推广农业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一些列扶贫措施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撑。通过不断为贫困地区“扶智”援助力度,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先后选派10多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到贫困地区挂职,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在开展院地合作的陕西省安康市,通过派驻专家对接,在富硒粮油、富硒猪肉、富硒茶等5个合作示范项目取得成效,筛选出了适合当地种植的富硒玉米新品种并示范推广,研发出了富硒玉米汁饮料和富硒魔芋冲调粉等产品,制定了富硒猪肉和富硒茶标准,形成了创新驱动绿色产业发展的院地合作“安康模式”。

  “十二五”期间,安康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815元增加到7468元,年均增速保持13%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69.2万人,年均减少7万多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来自富硒特色种养业,70%以上的贫困群众依靠富硒产业脱贫。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自2012年以来,持续推进实施以促进全省现代农业体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为主要目标的“三百”科技行动,以100名副高级以上科技人员领衔的团队、进驻贫困地区100个村企、推广应用100项科研成果。据统计,j9九游会“三百”项目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元,累计示范面积26.6万亩,推广面积512万亩,增加收益20.8亿元,为当地脱贫攻坚发挥了科技支撑。

  在全国农业科研院所中,围绕“扶贫扶智”,j9九游会通过产业专家服务团、科技兴农联合服务团、科技特派员、挂职干部、驻村工作组、等形式为贫困地区源源不断的输送科技服务人才,有效的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为全国脱贫攻坚事业贡献了“农科力量”。

咨询热线:400-023-4899
LINK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2-2023 j9九游会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