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023-4899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G9九游会 > 新闻资讯

关于农j9九游会业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04 10:20:59

  j9九游会一是想要使用机械插秧,需要一块标准的水稻插秧地,水稻的秧苗要均匀分布;二是水稻的秧苗需要健壮,并且无病虫害,满足水稻高产的要求。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户家庭均采用家庭劳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致农户更加偏好传统的插秧技术,机械化的插秧技术成本较高,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户家庭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就导致机械插秧技术不能够在水稻插秧技术推广中得到良好的运用。

  机械插秧所选择的秧苗一般是带土移栽,秧苗的年龄在15~20天,叶龄在3.5~4叶龄之内,秧苗的高度在12~17厘米。若地里的水越深,秧苗就不会露头,就不能够使用机械进行插秧。在插秧的过程中,也可能受到天气的影响,在秧苗的插秧季节无法提供其需要的水量,就导致秧苗不能正常插秧,而机械并不能够采用大秧苗进行插秧,这样插秧机就成为了摆设。

  在大多数的水稻农田中,用于供水排水的系统比较落后,不能够做到自如地供水和排水,使得农田水深得不到有效控制,这就为插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农村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农民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较慢。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多数人还是比较倾向于传统的插秧模式,且没有办法去创新和改进,改良水稻的种植环境。这就在客观上阻碍了水稻插秧技术在农村的推广与落实。

  要将土地集中在比较优秀的种粮大户中去。过去,为了提高粮食的生产率,国家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落实到每家每户,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进而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日益增加的农业需求,这种生产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只有将土地集中到农业大户中,对土地进行集中的管制,才能够有利于水稻插秧技术的发展,这样才有利于机械化农业生产模式的进一步推进。

  进一步推广水稻插秧技术,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对我国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改造,使农田实现有效灌溉和排水。推广的技术人员还要根据实际的农业生产需求,对农田实行随时灌溉随时排水,为水稻的种植和生产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技术条件,满足农户对插秧的要求,进一步推广机械插秧技术。

  想要进一步推广水稻插秧技术,就要加大新技术的宣传力度,还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就提高了,农民配合推广的积极主动性也会随之提高,水稻插秧技术也将会得到更好的推广。推广人员还要加强农民插秧技术的培训,尤其是机械插秧技术,让农民群众主动的改造水稻的种植环境,为机械化的水稻插秧提供良好的条件。

  水稻插秧技术的推广与实施,有效帮助了农民群众进行科学的插秧,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水稻的产量,提高了插秧的效率。机械插秧可以代替人工插秧,这样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解放了广大农民的双手,尽管机械作业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但是相信经过我国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改进之下,机械插秧技术的前度将会更加光明。水稻插秧技术的推广人员还需要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不断的创新,大力推广新型的水稻插秧技术,以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

  土壤沙化的原因很多,现结合我国特点做简略介绍:(1)地表因素,周边存在较大范围的沙地或沙漠,沙子多为细砂和中砂,且沙子之间的物理粘粒较低。沙层较厚,经外力作用形成沙丘和洼地相间的地形。一旦起风,沙子随风移动,给土壤沙化准备了物质条件;

  (2)气候因素,多由于干旱多风和降水稀少,大风为土壤沙化做了动力准备,干旱少雨为土壤沙化提供了时机;

  (3)过渡带因素,由于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地表的植被难以生长或是受到人为的破坏,形成了不稳定的过渡带,无法阻挡风沙的侵入,也是造成土地沙化的重要因素;

  (4)农业生态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的破坏使农业生态系统变得脆弱,毁林开荒加速土壤沙化进程,超负荷的使用地表植被,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外界的干扰因素超过了防御的最大限度,过渡带失去了防沙的作用;不合理的农业结构,某些地区为了发展农业j9九游会,扩大农田的面积采取开垦森林和草原的方式,使生态系统转向封闭。也给土壤的沙化提供了便利。土壤沙化的影响;由于土地沙化,导致农田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进一步使农作物的的产量下降。为了缓解粮食的压力,只能进一步对周边地区的森林和草地进行开垦。造成了林牧比重失调的加剧。粮食作物对土壤营养消耗很高,不能实施轮耕致使土壤的有机成分迅速下降,肥力锐减。有些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甚至降到了1%,氮、磷等微量元素严重欠缺,由于缺柴作物的秸秆不能还田,加之投入的化肥有限,对土壤有机物质的补偿可谓是杯水车薪。年复一年的有机成分流失导致地力耗尽,然后废弃再恳形成广种薄收的局面。恶性循环不仅导致农业生态的恶化,也加大了土壤退化的深度和广度。

  化肥的使用对土壤的退化也有很大的影响。化肥不足的影响土壤的肥力,过量施用化肥致使土壤结构的改变,使松软的土壤变得板结,影响土壤的呼吸和土壤中的微生物,致使土壤失去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的能力。化肥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土壤为微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同时微生物也以其具有的各种生物化学活性对土壤进行调节活动。在对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硫等营养元素的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肥料对微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氮肥对土壤中真菌的繁殖有促进,但是大量使用氮肥会使真菌的数目下降。磷、钾肥的施用也能提高或降低土壤中真菌的数量。大量施用化肥可加速土壤的退化。解决方案:使用有机肥代替无机化肥,向土壤中施用有机肥可增加土壤的肥力,能减旱涝等灾害的危害,减少对土壤的污染,既增产又养地。可以迅速提高土壤中N、P、K的含量,改善和恢复土壤的退化。

  由于土地高产出的需求,人们在农作物的种植中使用地膜等辅助方式以及对某一地块重复种植某一种作物等来实现提高产量的做法也加速了土壤的退化速度。地膜的使用改变了土壤原有的呼吸方式和温度,进而改变了土壤的环境。致使赖以生存的微生物受到影响,反过来降低了化肥和有机物的分解,造成了恶性循环。另外地膜的使用改变了土壤中水分的代谢,往往会造成土地的硬结。加速了土壤的退化。不合理的耕作制度,由于作物的不同,吸收的有机物和土壤中的N、P、K等物质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同。初期由于某处土壤富含某种物质,适合某种作物生长,产量较高,就长期在此区域内种植该作物。随着营养物质的和微量元素的减少,土壤退化加剧,作物的产量必然下降,最终导致土壤营养丧失,而被放弃。解决方案:适量使用地膜,并在使用一定周期后间隔一段时间再用,同时做好营养的补充。实行轮耕的种植方式,不同作物轮换地块,如条件允许可施行休耕交替的种植方式。做好土壤的适量施肥,确保N、P、N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延缓和恢复土壤的退化。

  水土流失也是造成土壤退化的主要因素,水土流失带走了土壤中大量的有机物和微量元素,直接导致土地的贫瘠。根据其形成原因,多采取种植树木和草类等植被做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

  那曲地区处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处,由此改变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该地区主要以草地土壤退化为主。气候因素:由于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4℃—4℃之间,能生存的植被较少,类型简单,呈垂直性分布:从低到高依次为森林、高灌丛、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被。各层取样分析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的含量j9九游会,根据结果分析该地区土壤退化程度。气候与土壤理化特性及退化程度关系密切;人为因素:

  (1)过度放牧,人口增长导致了牲畜数量猛增,草畜矛盾日益加剧,过度放牧降低了地表的植被覆盖率,改变了土壤结构,引发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加速了土壤的退化。

  (2)资源利用不合理,长期的索取导致本区土壤肥力下降,由于气候和地址原因,此地区温度低,矿物可采量小,加之交通的闭塞导致那曲地区能源短缺,于是牛、羊粪便成了牧民的生活燃料。原本用于草地营养补充的牛、羊粪便极具减少,草地土壤的有机肥不能得到很好的补充,土壤肥力迅速下降,加速了土壤的退化。

  (3)生态因素:由于那曲的西部地区湖泊较多,随着温度的上升湖泊干涸造成滨湖地区土壤盐渍化,导致草地退化;那曲地区居民有狩猎的习惯,过度的狩猎使该区生态系统平衡失调,鼠,虫类的天敌大量减少,导致鼠虫害的泛滥,进而引起草地退化。土壤沙化:那曲是全国大风最多的地区,由此造成的土壤沙化也是土壤退化的因素之一。解决方案,(1)制定合理的草地利用管理制度,健全法规,完善执法机构,加强管理。(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牧民的整体素质,使之自觉地保护生态。(3)调节牲畜的结构,降低牲畜的数量,缓解草地压力。(4)实施牧休政策,轮流使用草地。(5)改变能源结构,完善太阳能的使用,完善交通,引进新能源。

  我国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为246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同时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属于干旱区。全国各地由于地下水过度开发,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

  面对我国水资源匮乏的情况,开采新的水资源以及研制各种水资源替代品成为科研主题,但是这些研发工作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研发工作进展较慢[2]。因此就农业领域来说通过提高农业灌溉水利技术,节约农业发展用水量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过建立农业灌溉工程降低农业灌溉成本,促进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如芮城县通过扩建及改造五大泵站引黄灌溉工程,打造五个精品灌溉区,提高灌溉面积,促进工程的长远发展,在在工程建设中实行招投标制,促进工程的良性发展,提高了灌溉工程对农业发展的效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为建设新农村发挥积极的作用[3]。

  1、建立灌溉工程。建立灌溉工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等减少农业灌溉在输水过程中水损失,从而实现节水的目的。如芮城县为实现全县农业灌溉面积85万亩,根据自身独特的优势借助黄河的天然水资源扩建引黄灌溉工程,同时相关部门降低了灌溉水价,降低了农业灌溉成本,从而提高了农业使用引黄灌溉工程灌溉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县农业灌溉的规模化,有利于节水目的的实现。

  2、工程灌溉的措施。使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如采用合理的沟渠灌溉、小畦灌溉等技术提高灌溉效果。沟渠灌溉和小畦灌溉相对于大畦漫灌有利于减少深层渗漏和田间蒸发导致的水损失。在灌溉之前平整土地,有利于提高水流速,减少水损失,从而扩大灌溉面积。

  3、提高灌溉管理水平。水利部门应该走在农民的前面,树立节水意识,做好农业灌溉管理工作,提高农业节水水平。如芮城县为了提高引黄灌溉工程的灌溉效果,采取了加强农业灌溉领导制度,该县首先明确农业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设农业水利工程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5]。因此该县领导高度重视引黄灌溉工程的建设,确立了专门的项目组负责灌溉工作的进行,同时加大农业灌溉物力、技术、人员的投入,为该县农业灌溉问题的解决保驾护航,为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4、完善考核制度。通过建立灌溉资金机制,确保灌溉资金的用途,对每一笔资金进行逐级报账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灌溉工程的后续发挥作用提高资金保障。同时不断的完善灌溉绩效考评机制,保证花钱办成事,出效益。绩效考核制度包括自评、上级领导考评、农民考评,保证了考评的全面性与真实性,提高灌溉工程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工程的灌溉效用,促进节水目的的实现。

  (二)节水对策由于我国地域面积较广,各地农业环境和资源不尽相同,因此农业灌溉节水措施的具体使用应该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来制定,但是各地的节水对策具有互通性,可以相互借鉴,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节水目的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的投入机制。只有完善农业灌溉投入机制,加强政府对农业灌溉的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农业灌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中央地方都应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农业灌溉预算,加大对农业灌溉的资金支持。其次,通过各种补助措施吸引农民将资金投入农业灌溉,提高农民参与灌溉工程的建设。最后,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农业灌溉的需要,加大先进灌溉技术的投入,为农业灌溉提高技术人才保障,切实促进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

  2、提高灌溉工程的服务效果。相关部门应该带头引导农民建立灌溉小组,研究农业用水管理组织模式,研究灌溉工程设施维修策略,发动农民参与灌溉工程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灌溉技术的提高降低灌溉成本,切实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灌溉工程服务农民的质量。

  3、创新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运用的途径。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不断的探索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途径,扩大农业水资源的范围,如在农业灌溉渠浅层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区钻井,开发商品井,实行统一管理和收费原则,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发挥经济手段对节水的促进作用。要想农民主动采取节水措施仅仅依靠简单的口号宣传是肯定行不通的,必须将节水与农民的经济利益挂钩才能鞭策农民采用节水措施,因此对于农业灌溉价格的管理应该实行动态管理措施,对每亩地用水量少的用户给予较低的灌溉价格,反之,给予每亩地灌溉量大的用户提高其灌溉价格,在动态价格的实行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认真研究每亩灌溉地的地形与土质,决定用水价格,从而实现农业灌溉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在保证灌溉效果的基础上节约用水。

  5、结合水利与农业生产措施的相互结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农业生产中实行水利措施与农业措施的相互结合,提高农业灌溉效果,取得农业用水减少和农业生产效益提高的综合发展。根据农业生产需要不断改进灌溉技术,降低每亩灌溉区的用水量,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如使用新的栽种方法,减少植物生长对水资源的依赖性等。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实现农业更好的发展,才能掌握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受水利资源匮乏的影响,我国农业还处于低级的发展状态,因此通过灌溉工程等节水措施的使用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对水资源的直接依赖度,对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出适合种植有机蔬菜的基地之后,要注意蔬菜品种的选择。应尽量选择品种优良的蔬菜进行种植,若是没有品种相对来说比较优良的,也可选择一般的品种代替,但是选择的品种一定要符合当地的生长气候,并且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性能,最重要的是不能选择经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种苗和种子。

  对于一些生长周期比较长的有机蔬菜,应减少基地的种植品种,采取轮流种植的方式进行栽培,不可在同一块基地上连续种植单一的蔬菜品种。另外,不同品种蔬菜具有不同的播种时期,对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光照条件以及通风条件的要求都不同,因此必须选择使用不同的种植方式,具体有大垄双行、垄作、高畦等种植方式。

  在蔬菜施肥之前先要对基地土壤进行肥力测定,针对不同肥力的基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施肥量,避免肥力过少导致蔬菜生长的营养不充足,过多造成营养流失。种植有机蔬菜强调不能使用经过化学合成的肥料,而是使用专门的含有矿物质元素的有机肥,另外种植一季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中的氮素成分,将菜籽饼等植物作为生物肥料来增加基地土壤中的有机成分。根据调查,通常情况下,基肥占整个蔬菜生长期间所需肥量的80%,因此,为了提高蔬菜早期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必须将基肥重视起来,另外要早施追肥,巩固蔬菜的防御能力,同时配合叶面肥的喷施,效果更佳。下面详细介绍施肥的使用方法:

  在蔬菜栽植期间要充分保证有机肥的用量,有机肥中含有大量蔬菜生长需要的氮磷钾矿质元素,如果不能保证用量,那么蔬菜由于缺少必需的矿质元素,容易导致秧苗打蔫,甚至枯萎。在施肥期间可以借助于EM微生物菌来加快有机肥释放营养速度,以及时满足秧苗对养分的生长需求,通常情况下,每亩基地需要3000~4000公斤的有机肥,另外需要100公斤的商品有机肥。

  一般情况下,基地的基肥使用量占整个施肥总量的80%,为了促进秧苗对养分的有效吸收,需要在耕地之前将基肥均匀的撒到基地里,待耕地完成之后,将有机肥混入到耕种层之中。

  追肥的使用时间为蔬菜秧苗长到3~4片幼叶之时,将追肥施到基地地面上,或者在秧苗之间开沟条施以及开穴穴施,都可以促进秧苗补充营养。追肥完成之后注意及时浇水,避免由于肥料的挥发,致使营养流失。

  在防治病虫草害的环节要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充分把握农作物-病虫草害-生长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辅助以农业防治措施,改进病虫草的繁殖环境,做到将病原数量控制到最低,实现病虫草害的防治,以下介绍具体的防治办法:

  主要采用人工拔除以及栽培技术的方法,人工拔除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彻底的办法,但是耗时太大,并且浪费人力,因此在此期间多使用栽培技术来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例如喷洒酸度为4%~10%的食用醋,不仅可以消除杂草,还对土壤起到杀菌的作用。但是在杂草的控制上,严格禁止化学药物除草剂的使用。

  在秧苗耕种之前就进行有关病害的防治措施,在耕地之前用石灰石、醋、硫磺等常用消毒物品对耕地进行消毒,防治病虫的繁殖滋生,另外对于一些常见的病害还应积极探索其他有效、环保的方法,例如对于秧苗时期常见的白粉病,可以将小苏打以及植物油混合之后用其混合液来防治白粉病,另外经过试验,浓度为10%的鲜牛奶悬浊液对黄瓜的白粉病还能起到有效地防治作用。

  对于虫害的治理,切记不可使用敌敌畏等化学杀虫剂,可以使用性诱剂、防虫网等物理措施进行虫害的治理,但是若出现较大程度的虫害时,可以使用较少的Bt制剂来治理。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推广有机蔬菜的栽培,生产优质、健康的有机蔬菜,不仅对于开拓国际市场有推动作用,更是有助于国民的身体健康,因此有机蔬菜的种植与推广是农业蔬菜种植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j9九游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j9九游会,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

  后继续攻读本专业的研究生。对于准备攻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特别是已取得报送推免资格的学生而言,在本科毕业阶段通过完成毕业论文来得到一定的科研能力的锻炼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无需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保送生,可以安排他们尽早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在课题的选择上,应尽量从老师的在研项目中选取适当的一部分让学生来参与并完成,而不是只是简单的让本科生给在读硕士生打下手。根据笔者的经验,只要老师进行有效的辅导,并选取学生力所能及的课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本科生同样可以参与到实际科研项目中,并做出较好的科研成果,有些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高度上甚至不逊于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对于要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毕业生,也要尽早安排他们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老师要帮助学生按安排好时间,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学生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两头兼顾。

  我国农村金融一直在进行改革尝试,近年来也有了很快的发展,但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却是现实。据调查,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贷款都流入了第二三产业,农业方面流入的贷款额度较小,农村农业经济方面相应就显得更少。现阶段,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规模小、数量少,金融机制不是很健全,发展相对缓慢,农村金融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2007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开始成立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这种新型金融机构的创立,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案例之一。

  笔者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农业、种植业、农民收入3方面,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计量模型进行的线性回归分析,能够清楚的发现:我国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在农业经济增长中带来的影响较小。从表中不难看出,在金融机构进行的农业贷款,对农林牧副渔产值的影响值为正值,对农业总产值影响为负值,给农村人均纯收入带来的影响也表现为负值。另外,农村乡镇企业贷款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影响较大。这些结果从侧面说明了,我国的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以及人均收入的促进作用不大。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业经济增长机制。农村金融发展会对金融系统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增强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性,从而能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农村金融发展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繁荣,使得金融行业的各项基础设施变得更完备,金融工具的种类逐渐增多,金融功能更加齐全。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金融行业的繁荣,会吸引外界储蓄的不断流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有效开发农村金融资源,能够促进农村储蓄率的提升,加大农村储蓄份额,无形拉动了农村的投资。但农村金融的发展同样可能导致储蓄率的下降。金融的发展减轻了流动性的约束,促使金融风险得到分散,储蓄户在需要资金的时候,可以随时从金融中介机构获取资金。流动性的减轻,使储蓄户没有较多预防性储蓄的存入,从而导致了储蓄率的降低。利率对于储蓄率的影响也很重要。利率水平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通常会随之提高,利率的提高会带来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同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会影响利率,从而影响储蓄率,所以储蓄率的上升还是下降是不确定的。虽然是不确定的,但金融发展的确会给储蓄率带来不小的影响,同时给经济的增长也带来影响。

  农村金融发展通过“转化率”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转化率”是指金融储蓄向金融投资方向的转化。通常情况下,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使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也提高。在金融体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在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金融体系要对一部分资源进行吸收,主要体现在:交易成本的发生,主要是金融机构从分散的储蓄户那里吸收储蓄时带来的;信息成本的发生,金融机构为了能够让储蓄户放弃积蓄控制权时会付出信息成本;金融中介机构必然会从中获取利润。因此,金融体系对部分资源的吸收,会使部分资源不能形成投资。它们会以存贷差的方式流入金融机构以及以佣金的方式向交易商与证券经纪商处流入。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会极大提高金融运作效率,使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得到降低。例如,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会使手续费用或者佣金费用等发生的交易成本得到降低;降低对农村金融的行政干预,会让农村金融市场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促进经济的提高。

  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我国实现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线性回归法分析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同时又分析了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的关系,详细的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仍存在很多的不足。随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仍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一日,猪八戒收到“天廷农业大学”的邀请函,信中提出聘请其为该大学农业专业客座教授,并要求准备作关于农业的学术报告。猪八戒收到信后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其地位将大大提高,“钱”途无量。忧的是:猪八戒虽随唐三藏多年,学到了真经,这几年口才也练得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但毕竟与农业大学专业不对口,到时如演讲不好,岂不出“洋相”,毁了一世英名。

  却说这老猪有时笨头笨脑,可到紧要处做事绝不含糊。这回他打开电脑上了互联网,输入“农业”词条搜索出几千篇关于农业的论文,他在电脑上浏览了一番,看中了其中一篇,拷下来后,通过一番修改剪接,一篇洋洋万言《农用第一工具――九齿钉耙》的论文就大功告成了……

  三天后,猪八戒带着“九齿钉耙”和论文走上“天廷农业大学”讲台,现身说法,从什么叫做“九齿钉耙”、“九齿钉耙”为什么是九齿而不是十齿或是八齿到“九齿钉耙”的起源及发展史、“九齿钉耙”的功用及使用方法,从高老庄一把“九齿钉耙”如何深耕细作到如何协助唐僧取经走天下,斩妖除魔,ABCD、甲乙丙丁说得头头是道……

  一夜之间猪八戒的那篇《农用第一工具――九齿钉耙》的学术论文成了学者议论的焦点,新闻媒体争相报道,权威杂志――《天堂文摘》也转载了他的论文(猪教授花了一万元的版面费)。猪八戒也因此成了著名的农业专家,据说还成了天堂农业科学院院士,且按下不表。

  话说猪八戒作学术报告的事,传到远在月宫深山老林砍柴的吴刚耳中,吴刚看了猪八戒的学术论文后气不打一处来:这不正是当年自己发表的论文《论砍树第一工具――斧头》的翻版吗?全文有80%以上从他的论文剽窃而来。吴刚越想越气:想当年这老猪对我的情人嫦娥进行了多次性骚扰,如今又剽窃我的论文,真是可恶至极……

  2010年国务院颁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学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技术推广是实现大学服务社会最直接的体现。近几年,国内外学者普遍重视农业大学技术推广的研究,总结这些研究情况,能够丰富推广方面的理论知识。

  分别以“大学”、“高校”、“农业院校”等与“推广”相组合,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剔除无关信息,对1990―2010年间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1990―2010年共计196篇,其中学术期刊175篇,硕士与博士论文21篇(图1)。从图1可以看出,关于大学技术推广方面的研究可分为5个阶段:第1个阶段为1990―1995年,较少,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第2个阶段为1996―2000年,论文数量略有增加,是研究的第1次增长期;第3个阶段为2001―2004年论文数量不多,可以看作平稳增长期;第4个阶段为2004―2007年,论文数量明显增加,出现了历年最高峰,是研究的高速增长期;第5个阶段为2007―2010年,论文数量略有下降,但比第4个阶段之前的数量多,可以看作持续增长期。对统计结果进一步分析,可以把20年发表过的论文划为5个类型:关于“发现问题、提出对策”的有25篇;关于“作用、地位”探讨的有27篇;关于“体系”的研究有91篇;关于“模式”的有38篇,关于“国内与国外经验比较借鉴”的有15篇(图2)。

  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高校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科研资金投入不足,科研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学者们提出应切实保证高校科研成果的质量,全力打造以大学为中心的科研创新基地,强化高校成果中试环节。此外,应完善以大学为中心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弊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和多元化推广主体的形成,让农业科技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1]。

  一直以来,高校以其强大的专家阵容、丰硕的科技成果、齐全的农业学科,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高校通过项目、基地、教育、培训等形式的成果试验、示范和推广,实现集教学、科研、推广于一体的功能,进而实现了新成果从研发、推广到应用的快速转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这种农业新技术转化的快速通道。有学者认为,发挥高校在科技推广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促进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2]。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大学农业推广体系方面的研究几乎占据了大学农业推广研究的半壁江山。有学者指出,以政府为主体的农业推广体制已不能适应新阶段的现实要求,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建立我国新型大学农业推广创新体系,既是对现行的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又是对其必要的补充和完善[3]。以大学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基本框架应该是以管理平台为基础、以成果转化平台为核心、以信息和培训平台为支撑的新体系。

  全国逾70所农业院校在技术推广和服务社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如“农业专家大院”模式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按照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思路,遵循大学与政府共建的原则,与宝鸡市政府合作建立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它有效地实现了科技与农户之间对接,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4]。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成功的模式,如“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信息咨询”、“农业科技大篷车”等。学者们总结了这些典型模式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开展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具有重大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国外研究方面,以对美国经验介绍的文章最常见。学者认为美国州立大学农学院是一个集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3个职能为一体的部门,三者统一管理、有机合作、密切联系,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新技术及时应用于生产,也保证了研究课题的实用性[5]。此外,对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在大学推广方面的研究也较多。根据国外经验,与我国农业大学技术推广工作相对比,学者们认为我国农业大学技术推广还存在很多问题,应借鉴国外的先进推广经验,加大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结合力度,力争使农业大学的技术推广向综合性、规范化、全方位发展。

  [1] 于水,黄自俭,钱宝英,等.基于高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8(5):41-44,57.

  [2] 孙维芝.农业院校为农服务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0(12):66-67.

  [3] 高翔.建立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97.

  [4] 聂海,郝利.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分析――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1):64-68.

  1. 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整体研究方面。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系统的探讨了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近代的江西农业生产、近代江西农业科技发展、近代江西农业的赋税、近代江西农业发展的手工业、近代农村阶级关系的演变、近代农业的自然灾害、近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多个层次的问题。

  2. 关于近代江西农、副产品贸易的研究。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学者有万振凡、胡水凤、吴赘、周海华等人。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对这一问题也有所涉及,探讨了农产品的贸易,对农产品的贸易量、商品率、农产品市场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商品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胡水凤对近代江西茶叶、夏布两种农产品进行了一个研究,探讨了江西种茶面积的变化、茶产量的增减、茶价格的变化及夏布的生产和销售等具体问题。关于江西茶业研究,比较重要的还有周付华的研究,他从中长时段出发对九江开埠后,九江茶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九江开埠后带来的九江茶市的发展与衰落。吴赘、周海华等对近代江西渔业进行了研究。吴赘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鄱阳湖湖区的渔业发展变迁以及鄱阳湖渔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周海华则主要对江西的渔业进行了简单的述论,包括主要渔场分类及其区域、捕鱼方法、鱼产量的加工与贸易。此外,许金华还对近代江西的木材的外销进行了初探,分析了江西木材的外销情况。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主要仍集中在茶叶、渔业的研究上。

  3. 关于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的研究。主要的代表性学者有谢庐明、孙桂珍、游海华、白沙、万振凡等。谢庐明研究的重点在赣南,对明清赣南地区农村墟市的兴起、发展、特点以及与地方社会经济变迁关系进行了研究,也探讨了清代时期赣南地区独特的庙会市场、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南农村市场,对赣南庙会市场的地域分布以及客家文化中的庙会、习俗在赣南农村市场中起的整合作用进行了分析。孙桂芳通过对江西农村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江西近代农村市场的嬗变过程、市场体系的特点,得出江西农村市场呈现出商品量及规模增大、市场网络日益形成并逐步完善、商品市场结构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土地市场形成、供求关系及竞争机制发育并其作用的一种复杂态势。游海华则主要研究了赣闽粤边区的市场及市场网络的传承与嬗变。白沙、万振凡分析了农村集市的发展,得出民国时期的农村集市设施普遍增加、规模扩大、周期变短、布局日益合理,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 关于20世纪30年代江西乡村建设的研究。这方面研究是近代江西农村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研究学者有温锐、魏本权、曾志文、吴小彬等。温锐分析了近代赣闽边区的传统乡村民间借债、抗日战争时期沿海人口、企业的入迁等因素对这一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魏本权则分析了1931至1949年江西农村的合作运动,江西农村合作运动是农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内容。它担负着江西农村经济自治和社会自治的双重功能,是江西农村近代化的重要尝试和努力。经费的不足、理念的背离、环境的恶化制约了江西农村合作运动的开展。曾志文、吴小彬的硕士论文都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民国时期的江西农村建设上来,曾志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江西地方政府在危机预防、危机应急、危机的恢复等机制;吴小彬则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出现的严重“三农问题”以及针对这一问题江西地方政府为此开展的农村合作运动、设立省农业院、建立农村实验区等一系列措施。曾、吴二者的研究具有许多相似性。

  通过上文对近代江西农村经济问题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可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的领域得到扩展。21世纪前,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还较低,主要的研究人物就是万振凡、胡水凤,主要研究成果为1998年出版的《近代江西经济研究》。进入21世纪后,游海华、谢庐明等一批学者投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一批硕士研究生也以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相关问题作为研究论文选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队伍得到壮大。研究队伍的扩大,也必然产生成果的增多,领域的扩展。现如今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涉及金融、市场、实验区研究等各个方面;从从时段来看,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民国时期。

  虽然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但仍有许多需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 研究的视角急需扩展。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史的视角进行分析,虽有谢庐明从客家文化视角出发对赣南农村市场的研究,但总体仍是研究视角不够全面,更缺少多视角、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学界关于这一问题还需引进经济史、政治史等其他的视角来扩展其研究。

  2. 研究时段上忽略了晚清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学界一直将研究时段集中在民国,而往往忽略了其他时段的研究。晚清,受外来经济的冲击、商路的变化、清政府为近代化而实行的改革,其必然也对江西农村经济产生影响,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足。

  3. 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研究成果多,但有影响力的成果少。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取得很大成绩,成果虽多但普遍缺乏分量,启发性小,在学界影响力小。对这一领域的学者仍需深入研究,提高成果的质量,出几篇有影响力、高水平、有启发性的学术论文,甚至产生几部相当有分量的大作品。(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1] 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经济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论近代江西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史》,1998年第3期。

  [2] 胡水凤:《近代江西茶叶的种植与加工》,《农业考古》,1998年底期;《近代江西的茶价》,《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略论近代江西r麻业》,《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近代江西夏布的产与销》,《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4] 许金华:《近代江西木材外销的历史初探》,《农业考古》,2010年第1期。

  [5] 孙桂芳:《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6] 白沙、万振凡:《民国江西农村集市的发展》,《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7] 万振凡、宋青红:《民国时期江西农村发展实验》,《古今农业》,2005年第1期。

  [8] 刘白杨:《近代江西乡村实验运动中的人物群体研究》,《农业考古》,2014年第4期。

  [9] 万振凡、林颂华:《江西近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 吴燕等:《战争对近代江西传统农业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

  [11] 魏本权:《近代江西农村合作运动述论》,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12] 曾志文:《民国江西农村经济危机与政府应对(1927―1937)》,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毕业论文。

  作者简介:任湘(1979-),女,湖南湘阴人,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服务、用户服务;张菊霞(1982-),女,陕西榆林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农业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涉农职业教育的作用、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研究”(编号:14NDJC069YB),主持人:张菊霞;2013年湖南农业大学教改课题“农业高校建设教育部查新站的实证研究”(编号:B2013222),主持人:任湘。

  “谁来种地”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重点聚焦“三农”问题,从“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到“培养新型农民”,再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性举足轻重。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总理也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文献计量的视角出发,通过文献来源、作者及机构分布、发文年代等指标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研究领域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与类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与价值及培育模式和途径作较为全面的综述。

  利用CNKI的中国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硕博士论文库j9九游会、会议、报纸等检索平台,通过篇名=新型职业农民,共检索到文献700篇(见表1),检索时间为2014年9月25日。

  主要通过新型职业农民研究领域和年发文量来分析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的主题;通过核心作者和高被引论文情况统计,评价新型职业农民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通过了解刊登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文献来源,把握出版物的前沿性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研究成果来源期刊的核心区;通过发文单位情况,了解主要从事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的地域及机构分布;通过对研究内容的分析,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从文献检索结果来看,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成果类型涉及报纸、期刊、会议和博士、硕士论文等,国内最早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文献报道始于2009年底,《新农村商报》记者陈小三根据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举行的农业部新闻会上表示的今年全国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可达48.8%,比上年提高约3个百分点,由此说明我国一大批农机从业人员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1]。继年,浙江、江苏、河南等地的报纸相继报道了鼓励大学生或农机从业人员当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2][3]、新型职业农民领到政府补助的典型案例[4][5]。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高中、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相关研究与报道在2012年逐渐火热起来(见图1),尤其是近两年呈井喷状态发展。有关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培育政策及措施、教育培训体系、新型职业农民目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典型案例报道占据了研究成果的大部分内容。

  如何考察作者的影响力,作者发表文献的数量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则来自于成果被其他学者的引用情况或作者以往学术著作的各种链接分析[6-7],因此,评价新型职业农民研究作者的影响力,从作者发表文献数量最多和作者发表文献被引频次最多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基于第一作者和独著文献的发文量统计来看,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的朱启臻教授以发文9篇位居榜首,根据普赖斯理论[8],计算核心作者的公式为:m=0.749*Nmax(式中Nmax为发文量多的作者论文数,m为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即m=0.749*9=2.247,因此,发文3篇及以上的作者都可界定为核心作者,统计得到的核心作者十余名,由此可见,新型职业农民研究已聚集了一批核心作者(见表2)。

  评价作者影响力的另一个指标即作者著作被他人阅读、使用、引用情况统计,新型职业农民研究文献被他人引用量排前12名的见表3。就影响力而言,最高的当属2012年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郭智奇[9]等所著《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一文,在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现实需求及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基础上,立足我国农民素质和农民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健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建议,被引频次达27次,其次是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朱启臻[10]等所著的《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一文,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内容及培育措施,被引频次达26次(见表3)。

  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相关研究成果的载文系统分布,在确定这一领域核心载文系统,为文献收集管理者提供依据,为科研工作提供指导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刊物的办刊特点以便指导刊物的发展。如图2显示,前5种发文期刊均为三农领域专业性期刊,共发表文献195篇,其中《农民科技培训》发表该领域论文量最多,达到133篇,占论文总数的26.33%。

  按照布氏定律[11]期刊载文量的分区要求,将167种载文系统上发表的505篇文献做如下分区:核心区载文量20篇以上的论文分布在2种期刊上,论文总量为152篇,相关区载文量3-19篇论文分布在23种期刊上,论文总量为161篇,边缘区(区)载文量1-2篇论文分布在142种期刊上,论文总数为192篇,从表4可以看出三个区域的载文系统之比是2∶23∶142(约1∶11.5∶71),即布拉德离散系数在3.4―8.4之间,核心效应较明显,从统计数据(图2、表4)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的核心期刊初步形成。

  1.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及类型研究。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学术界已有不少探讨,目前基本达成了共识,郭智奇等综合我国农民概念的历史沿革及对国外职业农民的概念界定的借鉴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应该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作为自身职业的人员,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专业生产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具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12]。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从业者;狭义则从学术概念上理解,是指以农民为职业,具有较高素质,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农民。狭义的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是农民不是工人、是素质较高的现代农民、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经营[13]”。朱启臻教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界定得到了国内许多学者的认同和扩展,如邱家荣认为“新型职业农民除了符合农民的一般条件外,还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并且后继有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14]”。徐文新认为“凡是在与现代大农业的科研、生产、经营、服务有关的岗位上从业、创业的劳动者都统称为广义上的新型职业农民,但他更倾向于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立足农业职业技能,按照专业化分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分为创业型与从业型两大类即创业带动型、经营管理型、技能服务型、生产操作型四小类[15]”。胡小平等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是专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理想状态的新型职业农民应当以年轻人为主体,具有像其他行业劳动力一样的年龄结构,同时,要把其与兼业农民、传统农民区分开来。”根据我国国情的实际,胡小平教授认为“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来源于专业大户、返乡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以及从事农业的城市居民、大中专毕业生等[16]”。

  2.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及价值研究。众多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大意义从理论层面与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韩永廷认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意义在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和新时期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17];韩娜从现实层面认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农民社会地位、培育农业后备人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18];吴易雄在湖南省平江县和醴陵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的实证分析之基础上,认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现代农业、保证农业后继有人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9]。鉴于农业现代化滞后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业人力资源匮乏是“三农”发展的瓶颈,夏金星认为,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20]。孟凡则认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打造“三农”发展的未来,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更加紧迫和深远的意义[21]。总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新型职业农民的价值应该且必须体现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及粮食安全等方面。

  3.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及路径研究。如何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韩娜通过对中央的政策文件的解读,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经历了培训、培养造就、培育、大力培育等演变[22],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延续了2007年报告中提出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词,并沿用至今。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农业部副部长张姚林指示,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关部门要加快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和措施体系,要系统谋划、有序推进,特别要尽快进行顶层设计,探索制度安排和政策跟进的有效途径,努力在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切实将教育优惠政策向农民倾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农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快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立法等六个方面有所突破[23]。

  对此,专家学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以国家政策为导向进行了大量研究与示范,夏金星认为以启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工程为突破口,以建立农民公益性培养培训制度为目标,启动现代农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将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24]。郭智奇[25]、杨慧芬等[26]都认为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上,要坚持政府的主导责任,推进教育优惠政策向农民倾斜并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立法,这样才能在完善运行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杨慧芬还在借鉴日、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要走培育和吸引相结合的道路。倪慧等[27]借鉴美、英、法、德、日、韩等国外经验,以云南省石羊镇实践为案例,总结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经验是: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高度重视;培育农业发展带头人以发挥其示范作用;拓宽渠道、多管齐下;通过理论培训与入户指导相结合、政府与企业联合培训的形式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许浩在国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则认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科学途径是远程教育,要构建终身学习的理念,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培育新机制[28]。朱启臻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需要特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上,迫切需要创造以下四个社会环境条件:确立土地流转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制度,充分的社会尊重,系统的学习条件,城乡一体化要素流动的环境[29]。纪文婷对比韩国、美国、法国的农业特色认为,在我国这样一个土地资源丰富,但农业规模化、信息化和机械化水平不高,主要以个体和集体相结合的农业生产形式进行生产的现有国情下,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相关政策的支持,实施岗位规范,健全资格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职业农民的培训效率,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30]。

  根据载文系统分布分析,从期刊所属领域看,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农”领域的专业性期刊中,这充分说明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此外,职业教育类的期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其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关系是其他教育难以替代的。从期刊的影响程度看,刊登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的核心期刊较少,笔者认为,一方面需要研究人员不断加强与提高研究能力,争取在高级别高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另一方面建议影响力较大的核心期刊对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给予较多关注,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创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根据作者及其所属单位分布情况发现,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群体多为学校的教师与研究人员,包括农业大学、农业类高职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大学等。在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除了需要教育者参与外,更需要社会各界理论研究与实践人员的参与,如政策制定与管理者、信息资源传播与管理者、农业科研专家等群体,这些群体可突破教育领域,通过多层次多维度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多的意见与建议。

  从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内容看,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选题主要集中于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类型、意义价值等基础性研究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实践性研究上。已有研究的视角较为单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研究群体集中于高等学校,因此,研究多从教育学的视角出发,其他视角的研究较少。众所周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个社会问题,教育学的研究必不可少,但经济学、社会学视角的研究亦非常重要,亟需进一步开拓。二是已有研究中宏观研究较多,微观研究较少,全国性研究较多,区域性研究不足。笔者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应将视角放得更开一些,从多视角开展研究将更有利于研究理论的丰富与实践经验的传播。

  ①因为报纸载文性质大部分为报道性新闻、消息、启事等,因此,统计的目标文献仅限期刊、会议、学位论文等。以下同

  [1]陈小三.明年我国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将超过50%[N].新农村商报,2009-12-23(29).

  [2]潘一峰.浙江新政鼓励大学生当新型职业农民[N].杭州日报,2010-12-23(A2).

  [3]孙吉晶,王伟霞,康庄严.宁波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当新型职业农民[N].就业时报,2010-05-20(2).

  [4]李建中,胡军锋.新型职业农民在土地上的精彩演绎[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0-08-30(4).

  [5]孙吉晶,康庄严.132位新型职业农民领到补助金[N].宁波日报,2010-12-05(2).

  [6]刘俊婉,苏新宁.哲学研究现状:基于CSSCI的评析[J].情报科学,2006(1):52-59.

  [7]沈小玲,严卫中.网络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的选择[J].图书情报工作,2013(3):69-77.

  [8]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309-310.

  [9][12][25]郭智奇,齐国,杨慧,赵娉,白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7-13.

  [10]朱启臻,闻静超.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1):1-4.

  [13]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特征及其地位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3(17):16-18.

  [14]邱家荣,王云峰.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与内涵[J].云南农业,2013(1):18.

  [15]徐文新,赵太虎,张学兰.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的现代解读及启示[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4(1):64-66.

  [16]胡小平,李伟.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7-62.

  [17]韩永廷.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和路径[J].蚌埠党校学报,2013(3):11-13.

  [18][22]韩娜.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19]吴易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湖南省平江县和醴陵市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7):57-61.

  [20][24]夏金星.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 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7)(21):260-263.

  [21]孟凡.积极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C].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1.

  [23]吴佩.加快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和措施体系[N].农民日报,2012-03-21(2).

  [26]杨慧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日韩经验及对我国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2(4):94-95.

  [27]倪慧,万宝方,龚春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际经验及中国实践研究[J].世界农业,2013(3):134-137.

  [28]许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与举措[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70-73.

  [29]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及其成长环境[J].农民科技培训,2013(5):6-9.

咨询热线:400-023-4899
LINK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2-2023 j9九游会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