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023-4899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G9九游会 > 新闻资讯

j9九游会中哈携手共筑农业繁荣之路

发布时间:2023-05-19 19:02:15

  j9九游会拥有3万公顷土地的北哈州农场主哈萨克斯坦(人名),开始一年一度的小麦春播工作。按照新品种、新品系,他开心地种下丰收的希望。“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小麦连年增产。去年增产20%,今年想在产量和品质上有新的突破。”

  201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并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五国联合建立8个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让新品种、新技术j9九游会、新模式一路向西,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去年在中哈农业科技示范园种下的春小麦种子,有4个品种表现突出,比如西农10号较当地品种增产28.6%,西农12号增产超过20%。”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试验农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院张正茂正在麦田里忙活:“我现在正在育种的高代小麦,具有抗旱、抗寒等性状,随后将在哈萨克斯坦开展种植试验。”

  像张正茂一样,韩清芳、胡银岗、郭东伟、冯佰利、朱德兰等专家,仿若“候鸟”一般,近年来经常往返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带着国家使命、西农情怀,帮助解决制约当地作物产量、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问题,把旱区农业致富的金种、科技的火种播在中亚,用实干谱写属于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西行漫记”。

  2016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丝路创新联盟为平台,先后与哈萨克斯坦的国立农业大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塔吉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水利与农业机械工程大学等11所中亚大学建立深入合作关系。

  以科技合作为引领,双方围绕区域农业发展共性问题开展科学与技术研究以及人才培养j9九游会,共建了哈萨克斯坦农业科技、乌兹别克斯坦节水灌溉、吉尔吉斯斯坦农业科技等8个海外科技示范园,强化农业合作的支撑作用,开展良种繁育、品种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突出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土地沙化治理和盐碱地改良技术等合作,制定7项作物生产标准、11项作物生产技术规程,助推中亚农业发展。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节水专家朱德兰教授正通过网络监测中乌节水农业海外示范园中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这项设备控制系统包括本地端触摸屏控制和远程端手机APP及电脑无线控制,通过信息采集传输实现自动化、精准化灌溉和施肥。”乌兹别克斯坦农业专家Alim对此称赞不已:“中国的灌溉设备非常高效实用,使我们的产量提高了30%,用水量节省了50%,成本投入减少了40%。”

  今年4月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韩清芳、冯浩、张正茂、胡银岗与北哈州国立大学农学院院长Altyn教授在示范园检查春播前工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供图

  北哈州国立大学农学院院长Altyn教授认为,中哈农业合作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拥有先进的现代化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西农在遗传育种、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方面优势明显,经验丰富,为我们开展农业研究、提升生产水平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我们与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北哈州国立大学合作筛选了一批优良品种,其中小麦试验最高增产幅度 60%,一般也在 20-3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军介绍道。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个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已示范种植13大类、115个农作物品种,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的4大类、9个作物品种。其中,2个小麦品种进入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国家作物品种区域试验。

  合闸,设备运转正常;抽水,田间滴头均匀出水;加压,喷头喷洒出漂亮的水线……经过几天紧张的工作,卷盘式太阳能移动喷灌机等一系列由朱德兰教授自主研发的水肥一体灌溉系统设备在塔什干农民内比江100公顷的农场里落户了。

  4月,朱德兰带领学生经过7个小时的飞行,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在中乌节水农水灌溉示范园开展工作,顺道为内比江安装灌溉设备。内比江去年参观示范园后,就惦记上了朱老师的这套设备,今年终于如愿以偿了。“我们的太阳能资源充足,用上这个灌溉设备后,再也不用担心停电。而且,水肥等生产成本会降低。”

  韩清芳教授4月中旬刚从哈萨克斯坦回来,之前疫情期间她只能“屏对屏”地对阿拉木图示范园的引种栽培和耕作技术等进行指导。为了今年的收成,她放下手头工作奔赴哈萨克斯坦,和北哈州国立农业大学专家、农场主等对接,安排相关试验和春播。

  2017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中亚当地科教单位、中资企业共建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学校负责品种、产品、技术的研发和人才支持,当地政府组织开展订单式生产,中资企业负责成果示范和产品收购并从增收收益中按比例提取资金反馈给科研,实现研发—应用—研发的循环升级和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其中,科克舍套农业科技示范园由学校与西安爱菊集团、北哈萨克斯坦玛纳什·科孜巴耶夫大学联合建设。中哈双方农业专家们通力合作,通过引进品种和多点多生态区品种适应性试验研究,筛选出一批产量高、品质好的小麦、油菜、大豆、向日葵等作物良种。

  示范园筛选的良种在集成配套技术的支撑下,先后示范25万亩,辐射带动超过450万亩,可为国内市场提供40余万吨优质原粮,相当于近三年我国小麦年均进口量的八分之一。“去年为150万亩的家庭农场开展订单农业,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约14万吨。”爱菊集团董事长贾合义表示,在哈萨克斯坦开展大规模小麦订单生产已经具备优质种源和面积基础。

  示范园探索结合了中亚农业耕种的地理优势和学校的农业科技优势,建立的“科技引领、企业主体、多方协同、市场导向”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运行模式,实现种、收、管、加工、贸易等全产业链条,全面减少土地负荷,带动了当地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实现翻番。

  中哈农业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2022年农产品贸易额达9.3亿美元。今年前两个月,中哈农产品贸易额同比增长36.6%,达2亿美元。科克舍套农业科技示范园首席专家张正茂正在谋划科克舍套百万亩绿色粮油标准化基地建设,“我们与中亚农业合作前景广阔。在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现的同时,携手共建世界粮仓的愿景就在眼前。”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5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我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你们。我更希望你们有机会到中国看看,去西农求学。”在哈萨克斯坦赛富林农业技术大学,哈斯铁尔经常鼓励他的学生学好汉语,走进中国去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去感受中国农业的飞速发展。

  2017年哈斯铁尔来到中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随后,他的爱人于巧(中文名)来校攻读硕士学位。2022年6月,夫妇俩顺利毕业。“我们回国后,会将所见所闻、所学所获进行传授,开展两校联合科学研究,为增进哈中友谊而努力。”

  像哈斯铁尔这样来自中亚的留学生,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83人之多。“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该校累计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博士和硕士高层次农业人才650余人,目前在校留学生325人,“一带一路”生源占比98%以上。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对留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的同时,更是大力支持他们在中国的乡土深处感受科技改变中国的魅力,打牢知华友华爱华的情感基础。先后有5名留学生荣获“全国优秀来华留学生”称号,3名留学生被国家授予“感知中国宣传大使”。

  西农的留学生也投入到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他们走进陕西合阳南沟村小学,在那里开展英语口语教学的同时,实地感受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乡村发生的巨变。在今年3月底由国家留学基金委举办的“感知中国”主题营开营仪式上,他们把自己的感受用10分钟的情景剧《乡村支教》进行了展演,赢得了一致喝彩。

  5月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级农艺与种业研究生刘文瀚 、唐君彦、陈晓琴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落地。他们将在北哈州农业示范园度过三个月,完成引种小麦表现调查,小麦、玉米j9九游会、油菜等示范园春播工作、近三年管理技术与生产水平调查等任务。

  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于2019年专门设立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专项j9九游会,“农艺与种业”是这个专项中的一个方向。培养以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平台,支持学生重点围绕绿色农业生产等具有实践应用前景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研究,造就一批具有“一懂两爱”情怀,具有海外实践经验,有志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跨国企业及科研单位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目前已招收104名学生。

  2022年5月底,11名农艺与种业硕士研究生完成答辩,标志着该校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农学院院长单卫星教授表示,通过第一届学生的培养实践,完善了“丝路沿线国家作物生产与贸易”等专业课程,构建了“导师+海外导师+产业导师”的团队培养模式,搭建了“海外农业科教单位、示范园+丝绸之路联盟涉外企事业单位+国内试验示范基地”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还以农业技术交流培训为抓手,建立与中亚各国常态化的人才交流培训机制。2021年4月,学校成立了上合现代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努力打造一支多国别和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研究队伍。学校还将与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国立大学共建“中哈作物育种联合实验室”,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共建“中乌旱区节水农业技术联合实验室”。

  今年5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签定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双学位合作办学协议。通过该项目,哈方学生通过在两国的学习,可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颁发的硕士毕业证书和学历证书,并同时获得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

  截至目前,已有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西哈农业技术大学等7家哈萨克斯坦高校及科研机构入盟,极大深化了中哈两国农业科教合作。

  在中国和中亚越走越近、越走越亲的今天,这已成为几国人民的共识。哈萨克斯坦塞富林农业技术大学青年科学家穆拉特汗·马拉特非常感谢中国在推动他们国家农业发展中的贡献,表示在人才培养中要继续你来我往外,还要借鉴中国乡村振兴经验,积极引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升哈萨克斯坦在国际农业中的地位。

  粮食安全齐努力,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哈携手共筑农业繁荣之路,为世界粮食安全持续贡献力量j9九游会!

咨询热线:400-023-4899
LINK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2-2023 j9九游会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